內經研讀
中醫學中陰陽五行學說的特點
金壽山
【摘要】
【關鍵字】
中圖分類號:文獻標識碼:文章編號:
中醫學中陰陽五行學說的特點
眾所周知,《內經》是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論證醫學的,這是當時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來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觀點。但《內經》的陰陽和五行學說又有它自己的特點。以陰陽而言,第一,它用陰陽兩氣的變化,闡述一切自然現象的規律。“陰陽者,天地之道也”,這里的陰陽,是無所不指的,是抽象的概念,即所謂“陰陽者,有名而無形”(《靈樞·陰陽系日月篇》)。但它又認為一切具體的事物,都具有陰陽兩類屬性,聯系到人體,它代表著一定的臟腑、經絡,以及氣血津液、皮肉筋骨、毛發孔竅等等,或屬于陰,或屬于陽,所謂“人生有形,不離陰陽”。這里的陰陽,是有所指的,即有所確定的具體事物的,唯其有所指,所以盡管用陰陽學說來講道理,但談的畢竟是醫理而不是哲理。
第二,它不僅認為事物有陰陽兩類屬性,而且認為陰陽之中又可分為陰陽,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,這樣,既可以用陰陽變化的規律來說明此事物與彼事物之間有聯系,又可以說明事物內部也存在著聯系與變化。當然,這里帶有概念混淆的缺點,所以張景岳說:“以寒熱分陰陽,則陰陽不可混;以精氣分陰陽,則陰陽不可離”,就是因為陰陽在某些場合是指寒和熱,在某些場合是指精和氣,而且談的又是醫理,各有特定的、具體的規律,有些人就搞不清。
第三,《內經》講陰陽,大多與四時聯系。以《素問》八十一篇為例,把陰陽與四時聯系起來的是常見的論述,其中七篇大論以及《四氣調神大論》、《陰陽應象大論》、《六節藏象論》、《藏氣法時論》等篇更為突出?!秲冉洝氛f:“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”,可以為之下一轉語口:“善言人(自然界的人)者必有合于天”。這說明中醫學中陰陽學說的起源,是從觀察到四時氣候有變化而來,所以中醫在養生治病方面非常注意人與自然的關系。
對于物質世界的多樣性,《內經》看到“天地合氣,別為九野,分為四時,月有大小,日有短長,萬物并至,不可勝量”,把它統一于五行,稱之為“天地之間,六合之內,不離于五,人亦應之”,認為自然界各種事物都具有五種不同屬性,它們之間的互相聯系、互相制約的關系,概括為五行的相生和相克。
《內經》論五行,也和論陰陽一樣,多與四時聯系。四時循序遞換,有相生現象,五行相生的觀點,可能是從這里產生出來的。
春季草木萌生,故屬之于木;夏季氣候炎熱,萬物生長,故屬之于火;由于夏在春后,故稱為木生火;長夏氣候潮濕,萬物繁盛,故屬之于土,由于長夏在夏季之后,故稱為火生土;秋季氣候清涼,草木凋落,景象肅殺,故屬之于金;由于秋在長夏之后,故稱為土生金;冬季氣候寒冷,自然界一片冰凍現象,水性寒冷,故屬之于水,由于冬在秋后,故稱為金生水;冬之后屬春季,故稱為水生木。這在《內經》里稱作“五行有序,四時有分”。這里當著重指出,對五行有序(相生)的認識,是從“四時有分”上得來的。這個相生觀點,在先秦時代其他著作有關五行的論述中是很少突出的,是《內經》的特點。至于五行相克觀點,在《內經》中明確地反映出是來源于對這五種物質變化直觀的認識,如《素問·寶命全形論》說:“木得金而伐,火得水而滅,土得木而達,金得火而缺,水得土而絕,萬物盡然,不可勝竭”。
五行相生相克觀點的哲學意義在于認識到自然界的事物不是孤立的,而是存在著互相聯系、互相制約的關系,也只有在這一點上,是符合于辯證法思想的。至于由此推衍到自然界各種具體事物都具有五行屬性,它們之間的互相關聯又完全屬于五行生克,那就未必正確,例如時令中“長夏”這個季節,顯然是為了“五”這個數字而拼湊出來的。另外《內經》講五行生克,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它并不是刻板規定,而是“太過,則薄所不勝,而乘所勝也……不及,則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勝薄之也。”這種觀點無疑是受到當時兵家“五行無常勝”思想的影響,是與陰陽家“五行常勝”的思想相對立的。后期墨家也有“五行無常勝”的觀點,指出“火爍金,火多也;金靡炭,金多也。”《內經》則認為五行無常勝,不但在于多(太過),也可在于少(不及),在這一點上,它的辯證法思想較《墨子》更勝一籌。
陰陽的變化,五行的相生相克,是《內經》對自然規律的樸素的認識。聯系到醫學,則是“人生有形,不離陰陽”,“微妙在脈,不可不察,察之有犯,從陰陽始: 始之有經,從五行生;生之有度,四時為宜(一作數)”,從而構成了中醫學中的陰陽五行學說,是有它自己的特點的。我們如果不理解它的特點,把它看作與先秦時代其他著作中所講的陰陽五行的內容完全相同,就會發生曲解。在中醫學中,往往字面上是陰陽五行,而實質上有其確定的具體事物。有些還屬于微觀世界。但在當時只能用陰陽五行來作代表?,F在該用現代科學方法去探求其本質,把它解釋清楚,醫學才會推向前進。
金壽山論外感病——近代名老中醫經驗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