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cronym id="r936l"></acronym>
<td id="r936l"></td><td id="r936l"><option id="r936l"></option></td>

<td id="r936l"><strike id="r936l"></strike></td>

  • <td id="r936l"></td>
  • 內經研讀

    二十八脈提要

    李聰甫

    [文章下載]

    【摘要】  

    【關鍵字】  

    中圖分類號:文獻標識碼:文章編號:

    二十八脈提要

    我從事中醫醫療工作逾三十年,在臨床診斷經驗中,體會到四診之一的切診是整個診斷中重要部分。它是從表及里,從現象到實質,從感性到理性,獲得確定診斷的方法。有人不同意“寸關尺”是探察機體各部受病的診斷方法,僅僅承認是心肌率動所反映出來的。我認為這種說法有一部分是對的,須知人是一個整體,固然心臟受病可以直接影響脈搏的改變,例如“傷寒脈結代、心動悸”。但是,內臟各部的生理變化一樣使心臟血管起到變化,如“陰搏陽別謂之有子”。“手少陰動甚者妊子也”。顯明地指出婦人受孕后子宮內動脈充血對脈象的改變。又如肺病脈細數并見是一種嚴重的現象,“細則氣衰、數則血敗”。顯然肺損影響心機能而反應脈象細數。諸如此類,我從實際經驗中,體會中醫脈理是一個精深的學問。因此,一九四一年曾將二十八脈按浮、沉、遲、數四綱,寫成五律詩,撮述體象、主病大要。今特取出加以小注以就正同道。

    一、 以浮脈為綱的浮、洪、虛、散、芤、濡、微、革、長九脈1. 浮脈

    浮來輕手得,如木水中漂,初病原居表,深秋不忌毛。

    太陽經始合,華蓋氣偏饒,久困嫌兼散,虛芤亦混淆。

    注: 浮脈輕清在上而應肺,《素問》指出:“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,此為太過,病在外;其氣來毛而微,此為不及,病在中。”因為“肺合皮毛”,“外”是指皮毛之表,“中”是指肺。因此太過則有頭疼、背痛,不及則有喘咳少氣,上氣見血等癥。浮脈主表,太陽居表,因此“太陽病脈浮,頭項強痛而惡寒”。肺脈應于秋,所以三秋不忌浮脈。浮脈是象征“華蓋”的肺氣旺。浮而無根是散脈,久病不宜于呈現。浮而軟大為虛脈,浮而軟細為濡脈,浮而中空為芤脈,最易混淆,必須在臨床時深深體驗。

    2. 洪脈

    洪如波浪涌,來盛去悠悠。勢闊非形硬,邪淫獨火浮。

    繁滋雖應夏,燔爍豈宜秋,失血同腸痢,陰虛一見愁。

    注: 洪脈又名大脈,狀如洪水來盛去衰,滔滔滿指而柔,是火盛的脈象,以夏季為適應的脈。如果秋后脈洪,是相反的因為秋令主收,若脈洪大,必是肺部病變發生吐血咳嗽等癥;失血、下利、久嗽、久病的人,都不宜呈現洪脈?!睹}經》說:“形瘦脈大而多氣者死。”可見陰虛肺癆,洪脈多危,然而傷寒身大熱、口渴、汗出而脈洪大,屬于白虎湯證。熱解而脈自和緩。

    3. 虛脈

    虛脈原無力,浮沉三候同,診來遲且大,病久汗兼忡。

    傷暑尋常見,培元不可攻,陰虧須早治,尤忌轉為洪。

    注: 虛脈是浮大遲軟的現象,即軟而無力,浮、中、沉三候一致。虛脈主心臟衰弱,因而有自汗、怔忡、驚悸、短氣等癥狀。在夏季傷暑,“暑傷氣”,而自汗、短氣、脈多虛象,凡呈現虛脈的病人,應當培補元氣,即強心盛氣,不可妄投攻下劑。如果發現陰虧的癥狀,頭昏、目眩、遺精、盜汗等,當注意補陰。虛脈轉為洪脈,每多“按之豁然”,是極虛的現象。

    4. 散脈

    散似舞楊花,如虛力更差,無根而渙漫,久病殊悲嗟!

    腎敗危斯象,胎離墮未賒,心浮同肺短,兼見不須嘩。

    注: 散脈是散亂不整的現象,漸重漸無,漸輕漸有,李士材說:“散脈浮亂,有表無里”,好像楊花飛舞,比虛脈更無力,久病的人見散脈,是心力衰竭的嚴重現象,怔忡,不寐,自汗淋漓。如果尺部腎候發現散脈為腎敗,是先天資始之根本斷絕了。孕婦如顯散脈,就有小產的危險。但是,戴同父說:“心脈浮散,肺脈短散,皆屬平脈。”

    5. 芤脈

    芤來類著蔥,三候獨中空,營脫難濡血,陰傷定失紅!

    寸探瘀畜里,尺見漏崩中,浮帶弦為革,剛柔自不同。

    注: 芤脈浮沉兩候均可探及,但中候獨空,如按蔥管的情形。芤脈主亡血之脈,如吐血,下血,如婦人血崩及月經過多等,使血管空虛,都從芤脈表現出來;還有瘀血和畜血,影響循環障礙,發生貧血癥狀,亦呈現芤脈。浮濡中空為芤,如果浮弦中空則為革脈,僅指下剛柔的不同,必須細審。

    6. 濡脈

    濡從浮脈見,細軟漸如無,水上疑漂絮,髓空怯殞軀!

    年高猶可治,疾暴實堪虞!此象當關右,脾虛濕與俱。(俱讀居)

    注: 濡脈僅浮候可見,細軟如水上浮漚之狀,這種脈象,主骨髓空虛,精血枯損,形成嚴重貧血的現象。老年人精血枯少,只現濡脈,尚未至于絕。如果少壯年及暴病見之。就是無根的脈,去死不遠。濡脈獨呈顯于右關,是脾虛濕郁,脾陽不振,當用溫脾化濕,建中健陽之法。

    7. 微脈

    微來更模糊,細軟甚于濡,欲絕還非絕,精枯脈始枯,陽亡不易挽,氣弱更難扶!卒病猶能治,邪輕尚可圖。

    注: 微脈“似有若無,欲絕非絕”。其象極細極軟,仲景形容微脈“瞥瞥如羹上肥”??梢姳儒γ}還難于探察。微脈主精血枯竭,陽氣衰敗。李時珍說:“久虛血弱之病,陽微則惡寒,陰微則發熱,自非峻補,難可回春。”如因于卒病發生休克或虛脫,急救回陽之法能夠及時,尚不至于死亡。

    8. 革脈

    革脈浮弦急,空如按鼓皮,內傷防氣餒,外感作寒醫。

    瘕疝當關斷,崩遺向尺推,陰壯陽更越,長病近危期。

    注: 革脈呈現浮弦而中空,與芤脈呈浮濡中空目有軟硬的分別。革脈好像按著鼓皮的樣子,外面繃急而內空虛,表現病的表邪有余,內則不足,內傷氣虛,肺虛而反氣壅的現象。如果感冒外邪,當作表寒診斷。兩關如果呈現革脈,便是疝瘕疼痛之類的病。尺部革脈,主“男子亡血失精,女子半產漏下”,陰亡于內,所以脈顯中空。虛陽無陰則上越,在久病是到了危險的期間。

    9. 長脈

    長脈自迢迢,如竿揭末梢,往來過本位,氣血治今朝。

    似緊經邪盛,如洪熱度高,兩關嫌郁實,脹滿在中焦。

    注: 長脈本為春令舒發的脈象。“心脈長者,神強氣壯,腎脈長者,蒂固根深”,是一種平脈?!秲冉洝氛f:“肝脈來軟弱迢迢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”,說明長脈上過寸、下過尺,往來端直而柔和,這是氣血調和而旺盛的現象。如果長脈似緊不見柔和,必有寒邪感襲發生太陽經病,當發表而解;如果長脈似洪不見端直,必有熱邪內結發生陽明實證,當攻下而解。左關和右關呈現長脈,可能因郁血影響肝機能障礙或病變,如肝、脾腫大之類的病癥,因而發生中焦脹滿。

    二、 以沉脈為綱的沉、伏、牢、實、弱、細、短七脈

    10. 沉脈

    沉幫筋骨候,軟滑自調勻,如石投深水,行營屬內因。

    少陰寒熱辨,大氣郁傷真。帶勁為牢脈,分明巧在人。

    注: 沉脈需要重按至筋骨才能應指,描述如石投水之狀。軟滑調勻,是其正常象征。沉脈主里。行營血,屬內因。凡是少陰病,脈象多沉,沉數里熱,沉遲里寒,如果寸部脈沉,定屬胸痛,肋痛,短氣;關部脈沉,定為痞悶,吞酸、胃痛,這是胸胃間大氣郁傷所致。如果沉而弦勁有力,就不是沉脈而是牢脈,診斷上不可作為沉脈看待,必須分析清楚。

    11. 伏脈

    伏象沉之極,推筋著骨求。伏陰知厥逆,郁火問咽喉。

    按寸傷營衛,逢關患腫瘤!寒凝成疝瘕,尺部覓根由。

    注: 伏脈比沉脈更沉,必須推著筋骨才能應指。伏脈是伏陰在內,外復感寒。陰盛陽微,四肢厥逆的現象。須用姜、附回陽及灸“關元”以復脈。但是火郁于內不得發越,以致咽喉疼痛,脈象偶伏,乃陽極似陰之癥,當宣達郁火。如果寸部脈伏,乃營衛受傷。所謂左寸脈伏傷害,右寸脈伏傷衛。法當調和營衛。關、尺見伏,必是寒凝血郁,或腫瘤,疝瘕之類的病,使循環阻塞,應當“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”,才是正確的治療原則。

    12. 牢脈

    牢脈沉弦急,堅牢故得名,陰寒邪久積,心腹痛堪驚。

    癥聚從勝受,拘攣又濕生。須知亡血忌,虛實必分清。

    注: 牢脈是沉而弦實的脈象。這種脈,也是由于積寒誘致,如因陰寒所中,胃脘或腹內痙痛,多呈牢脈的現象。陰寒積、聚、癥、瘕,由于這些疾病很能影響內臟機能病變,血行障礙;而且寒濕侵害機體,常能發生肢節拘攣的癥狀。凡是亡血病人,多呈現芤脈和革脈,久病亡血多出現芤脈,暴病亡血多呈現革脈,這是脈病相應的,如果亡血后反見牢脈,是脈癥不相適應的現象。死期快到了。

    13. 實脈

    實脈盈三指,診來愊愊強,邪壅先發火,熱結急通腸。

    譫妄消陽毒,堅疼驗食傷。虛羸新產婦,此象治無方。

    注: 實脈浮、中、沉三候都是長大而堅,應指愊愊的征象。發現這種脈象,必然是大邪、大熱、大積、大聚的病癥。凡火毒壅結,如舌強、喘息、咽疼、嘔逆、肋痛、譫語,便秘,腹堅硬脹痛等癥,都說明是郁熱胃實的具體表現。如果久病虛羸的病人及新產婦人,血氣虛虧,應當出現虛弱的脈象;相反的出現實脈,就是“邪盛正衰”的脈象,是很危險的。

    14. 弱脈

    弱本同濡脈,當沉是弱家。氣衰方見此,陽陷豈非耶?

    中暍無真熱,沉疴少實邪。健忘心力憊,自汗衛偏差。

    注: 弱脈是沉而細小極軟的脈。濡脈從浮取,弱脈從沉取。弱脈是陰霾已極,陽陷于陰的象征。如寸部脈弱。必有驚悸、健忘、自汗、短氣等心臟衰弱的癥狀。中暑必傷氣,上焦氣傷,則脈轉弱;久病必中虛,中虛脈亦轉弱。因此,弱脈只在沉候才能應指,說明久病及老年人脈弱,猶可療養望安,少壯年不宜出現弱脈。

    15. 細脈

    細來沉且軟,細直如蛛絲。瀉痢亡陰日,關無欲冷時。

    虛癆為最甚,老弱頗相宜。數象愁同見,春令決短期。(令,讀零。)

    注: 細脈是細直而軟,狀如蛛絲,顯明于指下,與微脈模糊有所不同。細脈主氣衰血少,痢疾病久而陰傷(失水和貧血),脈多沉細;虛損病人的真陽散敗,飲食不進,脈亦沉細。凡怔忡、失眠、遺精、少氣等現象。多呈現此脈。肺癆病人,細、數二脈不可同時發現,“細則氣衰,數則血敗”,細數并見是必死的癥狀。

    16. 短脈

    短家兼澀小,首尾俯中浮。不及中傷氣,能和令應秋。

    頭疼依寸候,隔塞見關愁!發汗如重汗,亡陽語不休。

    注: 首尾都沉,但中間突起而澀小為短脈。短脈表現為氣虛之癥,即心力不足的現象。秋令主收,如果短脈見于秋令,而且至數調勻,是為平脈。寸部脈短,就有氣虛頭痛的癥;關部脈短,就有噎塞的癥狀發生。病人發汗太過,重傷津液,使汗出亡陽,精神錯亂,是危險的。

    三、 以遲脈為綱的遲、緩、澀、結、代五脈

    17. 遲脈

    遲脈行三至,剛逢一息終,臟寒為主病,氣滯亦填胸。

    胃痛陰邪結,筋攣絡道壅。浮沉分表里,二至危中。

    注:“一呼吸,脈行四至”。成年人每分鐘十八呼吸,符合脈搏七十二動。如果每呼吸脈行三至,那么,每分鐘脈搏只有五十四次,這就是心肌力弱,血壓下降,所謂“陰寒之脈”。寸部見遲,是陰寒凝滯于上焦,發生心、胃氣痛;關部脈遲,關脈似候肝、脾,“肝主筋”,“脾主肌肉”,由于陰寒凝阻血流,刺激神經痙攣和肌肉急劇的收縮。浮遲是表寒,沉遲是里寒,必須分清。如果脈數減退至一息二至,心力更趨衰竭,就很危險。

    18. 緩脈

    緩來依定息,四至號和勻,風飐春初柳,脾升脈里神。

    少寬方驗濕,兼象別平人。痺痛身腰重,蹣跚日夜呻。

    注: 緩脈一息四至,寬舒和緩,好比微風輕飐初春的楊柳。這種描述,不但說明它有胃氣而且有神韻的。這是脾胃調暢、消化功能強健的表現。如果脈緩不感舒而短澀,所謂“怠緩”之脈,就是濕傷脾胃的征象。因為“脾惡濕”,故脈“怠緩”。緩脈體本來是無病之脈,如果緩脈兼浮,就是傷風,緩脈兼沉,便是寒濕,緩而兼洪,便是虛風,緩而兼細,則是濕痺,緩而兼澀,血少精傷,緩而兼弱,陽衰氣虛。這就不能以緩豚診斷為平人的脈象。尤其是痺癥(風濕?。┑纳硗春脱?,行動蹣跚,日夜呻吟,多見此等脈象。

    19. 澀脈

    澀因遲且滯,短小力難支,細雨沾沙上,輕刀刮竹時。

    精傷艱孕嗣,血少苦心脾。各病呈斯象,纏綿不易醫。

    注: 澀是滑的相對脈,它是不流利的脈象。所以說遲滯,短小如“細雨沾沙”和“輕刀刮竹”的樣子。內經說:“參五不調”,就是意味著由于滯澀而至數不和勻的,這就說明是精傷血少的象征。婦人貧血,尺部脈澀,因而不孕。寸、關脈澀,必是心、脾血虧,而有怔忡、食欲不振,手足心熱的表現。無論新病或舊病,如果呈現澀脈,是一個纏綿難治的病癥。

    20. 結脈

    結脈遲中見,徐行一步羈。獨陰偏勝處,大積復何為?

    疝痛攻非策,無陽敗可知!回春還有術,溫補莫狐疑。

    注: 遲脈中時見一止,就叫結脈。古人譬之“徐行而怠,偶羈一步。”這個描述是很恰當的。自然物質熱則運行。寒則凝結。凡少火衰弱,失去了干健的運行,那就使氣血痰食,互相糾纏陽氣運行不利,所以脈象應之為結,秦越人說:“結甚則積甚,結微則氣微。”因而浮結可診斷為外有痛積,伏結可診斷為內有積聚;從而辨結而有力的是積聚,疝痛之類的??;結而無力則是陽衰敗,違失運化之常的疾病。只要在治療中不誤施寒涼攻下之劑,急用溫補,還是可以挽救的。傷寒論“傷寒脈結代,心動悸,炙甘草湯主之”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。

    21. 代脈

    代脈遲而止,止難復自還。臟衰驚惡候,脾敗怯中寒。

    痛癥毋須忌,衰令可望安。虛羸無病者,見此淚潛潛!

    注: 代脈是脈搏遲滯而十動或二十動一停。這種脈象,多為心臟瓣膜閉鎖不全而反映出來的脈象。代脈與結、促二脈不同之點、結,促二脈,止無常數,一止即來;代脈則止有常數,良久復動?;}是“心氣衰微脾氣脫絕”的脈象。但傷寒驚悸,懷胎三月(惡阻),或勞傷太過及跌打損傷疼痛等出現代脈,不可斷為必死之癥;其次老年人氣血衰弱,是必然現象,如見代脈,尚不至于危亡,古人有“痛甚者脈多代”和“老得代脈則生”的說法。如果久病的人或者年少的人,發現代脈,是難于延長生命的。

    四、 以數脈為綱的數、疾、滑、緊、促、動、弦七脈

    22. 數脈(即速脈)

    數象探呼吸,息中動六回,痿仇燥令,狂躁少津來。

    陽熱邪居腑,陰虧內胎。傷寒傳變里,但不忌嬰孩。

    注: 數脈一呼一吸,脈搏六次,每分鐘將達一百零八次,脈搏快,呼吸也必快。數脈是躁急的脈,因此陽盛之癥,脈來必數。如果有肺癰、肺痿病的人,時當秋季,氣候干燥而脈數,就是病勢趨于發展的現象。傳染病如溫病,傷寒發熱,煩躁,狂亂的階段,脈數,必定體內水分缺少,唾液枯竭,口大渴不止,這就是陽明腑證,實熱內盛。如果屬于內傷病,脈數,心煩,所謂“陰虛生內熱,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谷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而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內熱”。還有陰虛的人,如蒸熱,盜汗,口燥,心煩,都由于陰不勝陽而虛火胎伏于內的情況,傷寒脈數,是病邪亢進的現象,欲作傳經。小兒呼吸次數頻率較成年人的為高,新生兒每分鐘呼吸六十次,五歲的兒童每分鐘二十五次,因而嬰孩的脈數是為正常的脈搏,診脈遲、數,都以醫師自己的“呼吸定息”為標準,而不是以病人的呼吸為標準。

    23. 疾脈

    疾脈速于數,息終七八彈。龍雷爭上越,精髓定中干。

    逆病陰陽易,虛勞喘促難,離經悲脫絕,分治辨傷寒。

    注: 脈流薄疾,一息七八至,名曰疾脈。這種脈搏是陰氣竭絕的現象。如果發現于癆瘵病人,便是精髓內竭,相火上越,骨蒸內灼,體液消耗,“真陰極于下,孤陽亢于上”的嚴重病癥,“必至喘促,聲嘶,呼吸于胸中數寸之間(呼吸淺短)而不能達于根蒂。”可說僅一線之氣未絕的局面。“傷寒陰陽易之為病,其人身體重,少氣,少腹里急,或吸陰中拘攣熱,止沖胸,頭重不欲舉,眼中生花,膝脛拘急者。”這種病,是大病新瘥,尚有余熱,由于男女性交,熱病互傳精,以致虛熱入,脈道不通,如果脈七八至就叫“離經”脈,是一個脫絕癥狀。但是孕婦將產,亦有“離經”脈的現象,這是母子分離時的脈搏反應。又當別論。但傷寒病,熱極才出現這種脈象。

    24. 滑脈

    滑脈真流利,三關珠走盤,平人知血盛,孕婦斷胎安。

    咳嗽增痰濕,癲淋治腎肝,頻看經郁癥,下畜上吞酸。

    注: 滑脈應指如珠走盤之流利,好像波浪式的推動。在一般無病的人見滑脈,便是血液循環暢旺的現象,妊娠子宮內膜動脈充血,脈象“陰搏陽別。”就是描述尺脈搏聚不散,不斷向寸部分別,即是滑脈。由于血液旺盛,知是胎安的征兆。在有病人脈象如果現滑,必定是痰飲為患,咳嗽、胸滿等癥。尺部脈滑,則為淋病或痢疾的象征,“治在肝腎。”所謂“治在肝腎”,即治在下焦的意思。男子尿血,婦人經郁(子宮郁血),下即在“畜血”癥,都呈現尺部脈滑,如果關部脈滑,胃家有熱,刺戰胃液增多,就有“吞酸”的癥狀。

    25. 緊脈

    脈來原有力,左右指彈人,轉索堪同狀,諸寒是主因。

    陰凝疼入骨,戰栗紫當唇,表里分溫汗,應知法可遵。

    注: 緊脈是緊張的脈象。好比是轉繩索而左右彈人的情狀。這種脈,很容易錯斷為數脈,但數脈無此絞轉的形勢,又很容易錯斷為弦脈,弦脈無此挺急的形勢。緊脈是寒郁肌表,引致肌表血管郁血,汗腺急劇收縮,身痛、無汗、惡寒,應當發汗以松弛皮內血管與汗腺,使血行加暢,汗液排泄,體溫放散出來。固然脈象浮緊,是熱郁于內,寒束于外,應當汗解,如太陽病脈浮緊,發熱無汗,惡寒,用麻黃湯;但是,脈象沉緊,則是里寒之癥,如腹痛,疝氣及傷食等,又當溫化、消導等法,咳嗽虛損而現沉緊,是正虛邪固,不易挽治。

    26. 促脈

    促脈原為數,疾行一蹶時,血礙經阻礙,火盛氣乖違。

    溫熱斑狂發,肝脾痰郁醫。若不增止數,生命決窮期。

    注: 促脈是數脈時見歇止的脈象,如人行急時一歇,這種脈象,是“臟氣乖違,稽留凝滯,阻其運行之機,其癥為輕;若真元衰憊,陽弛陰固,失其揆度之常,其癥為重。”婦人經停脈促,或因結核病,貧血,營養不良。急性熱病脈促,則是火盛迫使心肌律動疲困,即所謂“臟氣乖違”。溫熱病脈促,是熱郁營血,必然會引起發斑或狂躁,肋膜積液,兩脅肝區和脾區的脅肋部,咳逆引痛,所謂痰飲阻滯氣機;或因血郁、氣滯,常見脈促,應當舒肝氣,宣脾濕;如果止數如密,“真元敗壞,陰陽交窮,”就是危篤的征兆。

    27. 動脈

    動脈圓如豆,中間厥厥搖,一關數滑定,左寸妊娠昭。

    陰陷陽為熱,心虛汗自澆!主驚還主痛,營衛欲平調。

    注: 動脈是厥厥動搖,急數有力的現象。動脈兩頭沉下,中間突起,極和短脈相似,但是短脈不數不硬不滑,動脈則又數又硬又滑,因此有所不同。“左寸動甚者孕子”,是妊娠脈象滑而動,動有搏聚的形象,知是血旺的脈。張仲景說:“陽動則汗出,陰動則發熱。”分明指左寸屬心,汗乃心之液,右寸屬肺,肺合皮毛,司腠理,所以陽動汗出;左尺見動,是腎水不足,右尺見動,是相火虛炎,所以陰動發熱;一般病人,寸部如見動脈,必有驚悸,自汗的癥狀發生;關部如見動脈,必有拘攣,疼痛的癥狀發生;尺部脈動,遺精為病。成無己說:“陰陽相搏,則虛者動,故陽虛則陽動,陰虛則陰動。”不可與妊娠動滑的脈混淆起來。因為妊娠脈動而滑利柔和,病人脈動而滑數強硬的。

    28. 弦脈

    弦象似琴弦,輕虛挺直前。肝風為主病,春木正當權。

    瘧痢樞機滯,單雙飲積捐。張弓而益勁,胃敗痛堪脈憐。

    注: 輕虛而滑,端直而長是弦脈,好比琴弦似的指下挺然。弦主肝風,主痰飲。在春季脈弦是正常的現象。但必須輕虛挺直,才是無病的脈象。如果脈象弦勁如弓弦,雖在春季亦是病脈,肝風發病眩掉,頭旋,頭痛等癥。瘧疾、赤痢等病,脈象亦弦,因為弦主少陽的病癥,瘧疾是少陽經病,因此說:“弦數多熱,弦遲多寒。”痢疾腹痛,常見弦脈,張士材說:“陽弦頭痛,陽弦腹痛。”弦是痰飲的脈象,認為“單弦”是“飲癖”,“雙弦”是“寒痼”,令人胸肋痛引背,兩脅服滿之類的癥狀。弦脈好像張弓而弦勁,缺乏柔和的氣象。是沒有胃氣的脈,病必難治。

    以上所論二十八脈,是我國歷代醫學家在長期臨床觀察中的經驗記載,有它的理論根據。作為一個中醫工作者,應當認真地把二十八脈深深體會,分析,研究和掌握運用。結合四診來正確決定診斷和治療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李聰甫論金匱近代名老中醫經驗集

     

     

    友情鏈接
    99精品视频免费这里大全|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|极品女神西比尔久久精品|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秒开|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卡通动漫

    <acronym id="r936l"></acronym>
    <td id="r936l"></td><td id="r936l"><option id="r936l"></option></td>

    <td id="r936l"><strike id="r936l"></strike></td>

  • <td id="r936l"></td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