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cronym id="r936l"></acronym>
<td id="r936l"></td><td id="r936l"><option id="r936l"></option></td>

<td id="r936l"><strike id="r936l"></strike></td>

  • <td id="r936l"></td>
  • 傷寒研讀

    《傷寒論》處方用藥的研究(續)

    任應秋

    [文章下載]

    【摘要】  

    【關鍵字】  

    中圖分類號:文獻標識碼:文章編號:

    《傷寒論》處方用藥的研究(續)

    十、 黃芩

    黃芩在論中有16個方劑用到它,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葛根黃芩黃連湯〖〗3兩〖〗小柴胡湯〖〗3兩大柴胡湯〖〗3兩柴胡加芒硝湯〖〗1兩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〖〗1兩半柴胡桂枝湯〖〗1兩半柴胡桂枝干姜湯〖〗3兩半夏瀉心湯〖〗3兩附子瀉心湯〖〗1兩生姜瀉心湯〖〗3兩甘草瀉心湯〖〗3兩黃芩湯〖〗3兩〖〗黃芩加半夏生姜湯〖〗3兩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〖〗3兩〖〗黃連阿膠湯〖〗2兩麻黃升麻湯〖〗18銖黃芩在上表方劑中,起到主導作用的有三個:?、佟↑S芩湯;②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;③ 葛根黃芩黃連湯。

    黃芩湯:  黃芩三兩,芍藥二兩,甘草(炙)二兩,大棗十二枚(擘)。(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。——一百七十二條)

   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:  見前。

    葛根黃芩黃連湯:  葛根半斤,甘草(炙)二兩,黃芩三兩,黃連三兩。(桂枝證,醫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脈促,喘而汗出者。——三十四條)

    蘇頌說:“張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,瀉心湯凡四方,皆用黃芩,以其主諸熱、利小腸故也。”黃芩苦降,清熱、利濕,凡心下部位以下的熱或濕,黃芩無有不除。黃芩湯證之下利,以及葛根黃芩黃連湯證之下利,皆屬熱利,所以都主以黃芩。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,系中寒而夾膽火者。中寒,故主以干姜,而清膽火,則非黃芩莫屬了。惟枯者略上行而清肺熱,是其所別。

    十一、 茯苓

    《傷寒論》關于用茯苓處方的,約有15個方劑,如下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〖〗3兩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〖〗半斤〖〗小柴胡湯(加減法)〖〗4兩五苓散〖〗18銖豬苓湯〖〗1兩茯苓甘草湯〖〗2兩〖〗(續表)

   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茯苓四逆湯〖〗4兩四逆散(加減法)〖〗5分理中丸(加減法)〖〗2兩真武湯〖〗3兩附子湯〖〗3兩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〖〗4兩〖〗麻黃升麻湯〖〗6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〖〗1兩半小青龍湯(加減法)〖〗4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,當推: ①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;②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;③ 茯苓甘草湯。

   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:  茯苓半斤,桂枝四兩,甘草(炙)二兩,大棗十五枚(擘)。(臍下悸,欲作奔豚。——六十五條)

   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:  茯苓四兩,桂枝三兩,白術、甘草(炙)各二兩。(心下逆滿,氣上沖胸,起則頭眩,脈沉緊。——六十七條)

    茯苓甘草湯:  茯苓二兩,桂枝二兩,甘草(炙)一兩,生姜三兩(切)。(傷寒厥而心下悸,宜先治水。——三百五十六條)

    以上三證,總是由于水飲停潴,所以茯苓都是主藥。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證,與茯苓甘草湯證,水均停于下焦;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證,水停于中焦,是其所異。陶弘景說:“茯苓白色者補,赤色者利。”是以上三方,均宜用赤苓,論中有個茯苓四逆湯,即四逆湯加茯苓四兩,人參一兩,治陰陽兩虛證的煩躁(發汗,若下之,病仍不解,煩躁者。——六十九條),便應該用白茯苓了。

    十二、 麻黃

    麻黃在《傷寒論》處方中,凡占14個方劑,如下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麻黃各半湯〖〗1兩桂枝二麻黃一湯〖〗16銖桂枝二越婢一湯〖〗18銖麻黃湯〖〗2兩〖〗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〖〗4兩〖〗大青龍湯〖〗6兩〖〗小青龍湯〖〗3兩麻黃細辛附子湯〖〗2兩麻黃附子甘草湯〖〗2兩葛根湯〖〗3兩葛根加半夏湯〖〗3兩桂枝加葛根湯〖〗3兩麻黃連軺赤小豆湯〖〗2兩麻黃升麻湯〖〗2兩這14方中,以麻黃為主藥的,約有三個方劑:?、佟÷辄S湯;② 大青龍湯;③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
    麻黃湯:  麻黃(去節)三兩,桂枝(去皮)二兩,甘草(炙)一兩,杏仁(去皮、尖)七十個。(太陽病,頭痛發熱,身疼腰痛,骨節疼痛,惡風,無汗而喘者。——三十五條)

    大青龍湯: 麻黃(去節)六兩,桂枝(去皮)二兩,甘草(炙)二兩,杏仁(去皮、尖)四十個,生姜(切)三兩,大棗十二枚(擘),石膏如雞子大(碎)。(太陽中風,脈浮緊,發熱、惡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煩躁者。——三十八條)

   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:  麻黃(去節)四兩,杏仁五十個(去皮、尖),甘草(炙)二兩,石膏半斤(碎、綿裹)。(汗出而喘,無大熱者。——六十三條)

    麻黃的主要作用,為疏暢肺氣郁,肺主皮毛,如寒傷衛氣,皮毛外閉,便發熱無汗,這時麻黃與桂枝同用,一個開衛閉,一個暢營行,便汗泄而熱退,麻黃湯、大青龍湯,就是這樣的作用。相反,麻黃不與桂枝同用,便只能泄肺定喘,所以麻杏甘石湯證,就是出汗亦不禁忌麻黃了。錢潢說:“麻黃湯之制,欲用麻黃以泄營分之汗,必先以桂枝開衛分之邪,則汗出而邪去矣。所以麻黃不與桂枝同用,止能泄肺,而不至大汗泄也。觀后賢之麻黃定喘湯(李東垣方: 麻黃、草豆蔻各一錢,益智仁一分半,厚樸、吳萸各二分,甘草、柴胡稍、黃芩各一分,當歸尾、蘇木、升麻、神曲各五厘,紅花少許,全蝎一枚,治小兒寒郁而喘。又張石頑方: 麻黃八分,杏仁十四粒,厚樸八分,款冬、桑白皮、蘇子各一錢,甘草八分,半夏、黃芩各一錢二分),皆因之以立法也。”可見稱麻黃為發汗藥,是沒有現實意義的。

    十三、 大黃

    大黃在《傷寒論》中,也有14個方劑選用了,列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加大黃湯〖〗2兩〖〗大柴胡湯〖〗2兩大承氣湯〖〗4兩(續表)

   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小承氣湯〖〗4兩〖〗調胃承氣湯〖〗4兩桃核承氣湯〖〗4兩抵當湯〖〗3兩抵當丸〖〗3兩大陷胸湯〖〗6兩大陷胸丸〖〗半斤麻子仁丸〖〗1斤大黃黃連瀉心湯〖〗2兩〖〗附子瀉心湯〖〗2兩茵陳蒿湯〖〗2兩上列14方中,大黃的主要作用,顯現在下列幾個方劑:?、佟〈簏S黃連瀉心湯。② 小承氣湯。③ 桂枝加大黃湯。

    大黃黃連瀉心湯: 大黃二兩,黃連一兩(心下痞,按之濡,其脈關上浮者。——一百五十四條)

    小承氣湯:  大黃四兩(酒洗),厚樸二兩(炙,去皮),枳實三枚(大者炙)。(腹大滿不通。——二百零八條)

    桂枝加大黃湯:  桂枝三兩(去皮),大黃二兩,芍藥六兩,生姜三兩,甘草二兩(炙),大棗十二枚(擘)。(腹滿大實痛者。——二百七十九條)

    大黃總是瀉熱通積的藥,無熱無積,便不能用。瀉心湯,主要是瀉熱,小承氣湯,桂枝加大黃湯,主要是通積。唯其僅是熱,所以按之濡;唯其是宿積,所以滿痛不通。成無己說:“熱淫所勝,以苦泄之,大黃之苦,以蕩滌余熱,下燥結而泄胃強。”這幾句話,寫盡了大黃的主要作用。

    十四、 黃連

    《傷寒論》在12個處方中選用了黃連,如下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葛根黃芩黃連湯〖〗3兩小陷胸湯〖〗1兩半夏瀉心湯〖〗1兩大黃黃連瀉心湯〖〗1兩附子瀉心湯〖〗1兩生姜瀉心湯〖〗甘草瀉心湯〖〗1兩黃連湯〖〗3兩〖〗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〖〗3兩黃連阿膠湯〖〗4兩〖〗白頭翁湯〖〗3兩〖〗烏梅丸〖〗16兩其中的主要方劑,有下列幾個:?、佟↑S連阿膠湯;② 黃連湯;③ 白頭翁湯。

    黃連阿膠湯:  黃連四兩,黃芩二兩,芍藥二兩,雞子黃二枚,阿膠三兩。(心中煩,不得臥。——三百零三條)

    黃連湯:  黃連三兩,甘草(炙)三兩,干姜三兩,桂枝三兩(去皮),人參二兩,大棗十二枚(擘),半夏半升(洗)。(胸中有熱,胃中有邪氣,腹中痛,欲嘔吐。——一百七十三條)

    白頭翁湯:  白頭翁二兩,黃連三兩,黃柏三兩,秦皮三兩。(熱利下重,欲飲水。——三百七十一、三百七十三條)

    黃連阿膠湯證,陰不足而陽有余,所以煩不得臥,非重用黃連,不足以清其積熱。黃連湯證,下雖寒而上則熱,故君黃連以清上熱;白頭翁證,純為火郁濕蒸,仍得用黃連來清火去濕。即諸瀉心湯用它,亦還是在清除邪熱,所以黃連最是清除心腹積熱的專品。張元素說:“黃連治郁熱在中,煩躁惡心,兀兀欲吐,心下痞滿。”黃連的作用,略盡于此。

    十五、 白術

    白術在《傷寒論》里,有10個方劑選用了它,表列如下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〖〗3兩〖〗五苓散〖〗18銖理中丸〖〗3兩真武湯〖〗2兩附子湯〖〗4兩甘草附子湯〖〗2兩桂枝去桂加白術湯〖〗4兩〖〗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〖〗2兩桂枝人參湯〖〗3兩麻黃升麻湯〖〗6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,如: ① 桂枝、去桂、加茯苓白術湯;② 桂枝去桂加白術湯;③ 附子湯。

  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:  芍藥三兩,甘草(炙)二兩,生姜(切)、白術、茯苓各三兩,大棗十二枚(擘)。(心下滿,微痛,小便不利者。——二十八條)

    桂枝去桂加白術湯:  附子三枚(炮,去皮),生姜三兩(切),大棗十二枚(擘),甘草二兩(炙),白術四兩。(風濕相搏,大便堅,小便自利者。——一百七十四條)

    附子湯:  見前。

  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證,是水郁于中,既不能汗,又不能尿,所以用白術同茯苓來去水利濕。去桂加白術湯證,是濕困脾臟,脾陽停而胃納呆,所以重用白術除濕以運脾。附子湯證,陽虛而水不化,所以白術獨重,行其水寒??梢姲仔g自是除濕專藥,不過白術是益脾以化濕,因而小便利不利,均無所禁,而與茯苓、豬苓行水以去濕者,截然不同。

    十六、 杏仁

    杏仁在《傷寒論》中,有10個方劑有它,如表所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麻黃各半湯〖〗24枚桂枝二麻黃一湯〖〗16個桂枝加厚樸杏子湯〖〗50個〖〗麻黃湯〖〗70個〖〗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〖〗50個〖〗大青龍湯〖〗40枚小青龍湯(加減法)〖〗半升大陷胸丸〖〗半升麻子仁丸〖〗1升麻黃連軺赤小豆湯〖〗40個它的主要作用,表現在下列幾個方劑里:?、佟÷辄S湯;②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;③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。

    麻黃湯:  見前。

   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:  見前。

   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:  桂枝三兩,甘草(炙)二兩,生姜三兩(切),芍藥三兩,大棗十二枚(擘),厚樸二兩(炙,去皮),杏仁五十枚(去皮、尖)。(太陽病,下之微喘。——四十三條)

    杏仁為利氣泄肺專藥,以上三方,均有喘證,所以都重用杏仁。李東垣說:“杏仁下喘,治氣也;桃仁療狂,治血也,俱治大便秘,當分氣血。晝則便難行,陽氣也;夜則便難行,陰血也。故虛人便秘,不可過泄,脈浮者屬氣,用杏仁、陳皮;脈沉者屬血,用桃仁、陳皮。”日人吉益為則謂杏仁主治停水,這是舍本逐末,不是杏仁的主要作用;逐水,只是氣行而水泄的結果,正如李東垣用以通便之說;明乎此,杏仁的主治,大為了然。

    十七、 梔子

    梔子在《傷寒論》方中凡八見,計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梔子豉湯〖〗14個〖〗梔子甘草豉湯〖〗14個梔子生姜豉湯〖〗14個梔子厚樸湯〖〗14個梔子干姜湯〖〗14個梔子蘗皮湯〖〗15個〖〗枳實梔子湯〖〗14枚茵陳蒿湯〖〗14枚在這八個方劑里面,有兩個方劑,梔子在其中是主要作用:?、佟d子蘗皮湯;② 梔子豉湯。

    梔子柏皮湯:  肥梔子十五個(擘),甘草一兩(炙),黃柏二兩。(傷寒: 身黃,發熱。——二百六十一條)

    梔子豉湯:  梔子十四個(擘),香豉四合(綿裹)。(虛煩不得眠,反復顛倒,心中懊。——七十六條)

    梔子有解熱、利濕作用,唯其解熱,所以能治煩躁,梔子豉湯是其例。唯其利濕,所以能療身黃,梔子蘗皮湯是其例。朱震亨說:“梔子瀉三焦之火,屈曲下行,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。”可算盡得梔子的性能。

    十八、 柴胡

    《傷寒論》中凡七個方劑都選用了柴胡,如表列: 

    從上表看出小柴胡湯是使用柴胡的代表方劑。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小柴胡湯〖〗半斤〖〗大柴胡湯〖〗半斤柴胡加芒硝湯〖〗216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〖〗4兩柴胡桂枝湯〖〗4兩柴胡桂枝干姜湯〖〗半斤四逆散〖〗等分小柴胡湯:  柴胡半斤,黃芩三兩,人參三兩,半夏半升(洗)、甘草(炙)、生姜(切)各三兩,大棗十二枚(擘)。(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嘿嘿不欲飲食,心煩喜嘔。——九十六條)

    王好古說:“柴胡能去臟腑內外俱乏,既能引清氣上行而順陽道,又入足少陽,在經主氣,在臟主血,前行則惡熱,卻行則惡寒,惟氣之微寒,味之薄者,故能行經。”柴胡的唯一作用,即在助少陽經氣,以解表里之邪,既不吐,不汗,不下,使病潛然而解,亦可汗,可吐,可下,使病向機而解,王好古謂“去臟腑內外俱乏”,既指此意義,所以他有和解藥的稱號。

    十九、 石膏

    石膏在《傷寒論》中亦有七個方劑選用它,計如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二越婢一湯〖〗24銖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〖〗半斤〖〗大青龍湯〖〗雞子大〖〗白虎湯〖〗1斤〖〗白虎加人參湯〖〗2斤竹葉石膏湯〖〗1斤麻黃升麻湯〖〗6銖其中石膏列主要地位的有三個方劑:?、佟“谆?;② 大青龍湯;③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。

    白虎湯:  知母六兩,石膏一斤(碎),甘草二兩(炙),粳米六合。(傷寒脈滑而厥,里有熱。——三百五十條腹滿身重,難以轉側,口不仁,面垢,譫語,遺尿。——二百一十九條)

    大青龍湯:  見前。

   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:  見前。

    石膏是專清肺胃熱的藥。李東垣說:“石膏足陽明藥也。故仲景治傷寒陽明證,身熱、目痛,鼻干、不得臥。身以前,胃之經也,胸前,肺之室也。邪在陽明,肺受火制,故用辛寒,以清肺氣,所以有白虎之名。”石膏所治,多為表里皆熱證,否則便宜審用。即從上列三方所主治,亦可以窺其端倪。

    二十、 枳實

    枳實在《傷寒論》全部方劑中,亦占七方,略如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大柴胡湯〖〗4枚梔子厚樸湯〖〗4枚枳實梔子湯〖〗3枚〖〗大承氣湯〖〗5枚小承氣湯〖〗3枚麻子仁丸〖〗半斤四逆散〖〗10分其中有代表性的,即枳實梔子湯一個方劑。

    枳實梔子湯:  枳實三枚(炙),梔子十四個(擘),豉一升(綿裹)。(大病差后勞復者。——三百九十三條)

    枳實為除滿消結藥,《金匱》里的枳術湯治“心下如盤”,厚樸七物湯治腹滿,大論的承氣湯等,都是佐證?!睹t別錄》說:“破結實,消脹滿,”的是經驗之談。枳實梔子湯證,證不具述,當亦為勞復宿食之類,否則便不能用這破結藥。王好古說:“枳殼主高,枳實主下。高者主氣,下者主血。故殼主胸膈皮毛之病,實主心腹脾胃之病。”臨床時可參考。

    二十一、 細辛

    細辛在《傷寒論》里有六個方劑有它,略如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小青龍湯〖〗3兩〖〗麻黃細辛附子湯〖〗2兩〖〗當歸四逆湯〖〗3兩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〖〗3兩烏梅丸〖〗6兩真武湯(加減法)〖〗1兩細辛在上列方劑中,有兩個方劑可算是它在里面起到重要作用的:?、佟⌒∏帻垳?;② 麻黃附子細辛湯。

    小青龍湯:  麻黃(去節)、芍藥、細辛、干姜、甘草(炙)、桂枝(去皮)各三兩,五味子半升,半夏半升(洗)。(心下有水氣,咳而微喘,發熱不渴。——四十一條)

    麻黃細辛附子湯:  麻黃(去)節二兩,細辛二兩,附子一枚(炮,去皮)。(少陰病,始得之反發熱、脈沉者。——三百零一條)

    細辛為自里達表的辛溫發散藥,凡里有在經之寒濕,最是擅長。小青龍湯證的心下有水氣,是寒濕;麻黃細辛附子湯證的脈沉,也是寒濕,所以都用細辛發其在里之濕而出于表。

    二十二、 芒硝

    芒硝在《傷寒論》中有六個方劑用到它,計如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柴胡加芒硝湯〖〗2兩大承氣湯〖〗3合調胃承氣湯〖〗半升〖〗大陷胸湯〖〗1升〖〗大陷胸丸〖〗半升〖〗桃核承氣湯〖〗2兩其中主要的有三個方劑:?、佟〈笙菪販?;② 大陷胸丸;③ 調胃承氣湯。

    大陷胸湯:  大黃六兩(去皮),芒硝一升,甘遂一錢七。(結胸熱實,心下痛,按之石鞕。——一百三十五條)

    大陷胸丸:  大黃半斤,葶藶子半升(熬),芒硝半斤,杏仁半升(去皮、尖,熬黑)。(熱入,因作結胸,項強如柔痓狀。——一百三十一條)

    調胃承氣湯:  大黃四兩(去皮,清酒洗),甘草二兩(炙),芒硝(半升)。(胃氣不和,譫語。——二十九條蒸蒸發熱。——二百四十八條腹脹滿。——二百四十九條)

    成無己說:“《內經》云,咸味下泄為陰。又云,咸以軟之,熱淫于內,治以咸寒。氣堅者,以咸軟之;熱盛者,以寒消之。故張仲景大陷胸湯、大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皆用芒硝,以軟堅去實熱,熱不至堅者,不可用也。”大黃泄熱,芒硝軟堅,是其不同點;熱而未堅者,用大黃不用芒硝,小承氣湯是其例;堅而熱不盛者,用芒硝不用大黃,柴胡加芒硝湯是其例。

    二十三、 牡蠣

    牡蠣在《傷寒論》里亦有六個方劑選用它,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〖〗5兩〖〗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〖〗2兩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〖〗1兩半牡蠣澤瀉散〖〗等分〖〗柴胡桂枝干姜湯〖〗2兩小柴胡湯(加減法)〖〗4兩其中有兩個方劑,牡蠣在里面是比較主要的:?、佟∧迪牆蔀a散;②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。

    牡蠣澤瀉散:  牡蠣(熬)、澤瀉、蜀漆(暖水洗去腥)、葶藶子(熬)、商陸根(熬)、海藻(洗,去咸)、栝樓根各等分。(從腰以下有水氣。——三百九十五條)

   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:  桂枝三兩(去皮),甘草(炙)二兩,生姜三兩(切),大棗十二枚(擘),牡蠣五兩(熬),龍骨四兩,蜀漆三兩(洗,去腥)。(亡陽,必驚狂,臥起不安。——一百一十二條)

    牡蠣的主要作用有二: 重用為咸寒軟堅藥,成無己說:“牡蠣之咸,以消胸膈之滿,以泄水氣,使痞者消,硬者軟。”牡蠣澤瀉湯是其例子;與龍骨合用為平亢陽、鎮驚怯藥,鄒澍說:“龍骨之用,在火不歸土而搏水;牡蠣之用,在陽不歸陰而化氣。龍骨之引火歸土,可借以化氣生精;牡蠣之召陽歸陰,可借以平陽秘陰。”救逆湯是其例子。

    二十四、 厚樸

    厚樸在論中亦占六方,列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加厚樸杏子湯〖〗2兩梔子厚樸湯〖〗4兩〖〗大承氣湯〖〗半斤小承氣湯〖〗2兩麻子仁丸〖〗1尺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〖〗半斤〖〗厚樸在這六個方劑中,有兩個方劑有它的代表性:?、佟『駱闵胂母什萑藚?;② 梔子厚樸湯。

   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:  厚樸半斤(炙,去皮),生姜半斤(切),半夏半升(洗),甘草二兩,人參一兩。(發汗后,腹脹滿者。——六十六條)

    梔子厚樸湯:  梔子十四個(擘),枳實四枚(水浸炙令黃),厚樸四兩(炙,去皮)。(心煩、腹滿,臥起不安。——七十九條)

    厚樸為導氣滯、消脹滿藥。朱震亨說:“厚樸氣溫,能瀉胃中之實,其治腹脹者,因其味辛,以提其滯氣, 滯行則去之。”李東垣說:“苦能下氣,故瀉實滿;溫能行氣,故散濕滿。”皆經驗之談。兩證: 一屬寒,一屬熱,寒熱之因雖各有不同,而其中有氣滯則一,所以都重用厚樸,以導滯、消滿。

    二十五、 蜜

    蜜在論中,亦有六方,如表列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蜜煎方〖〗7合〖〗烏梅丸〖〗豬膚湯〖〗1升〖〗理中丸〖〗麻子仁丸〖〗大陷胸丸〖〗2合蜜在其中占主要的有兩個方劑:?、佟∶奂宸?;② 豬膚湯。

    蜜煎方:  食蜜七合,微火煎,凝如飴狀,捻作挺,內谷道中。(津內竭,雖鞕不可攻,宜蜜煎導而通之。——二百三十三條)

    豬膚湯:  豬膚一斤,白蜜一升,白粉五升。(下利、咽痛,胸滿、心煩。——三百一十條)

    李時珍說:“蜜之功有五: 清熱也,補中也,解毒也,潤燥也,止痛也。生則性涼,故能清熱;熟則性溫,故能補中。甘而和平,故能解毒;柔而濡澤,故能潤燥。緩可以去急,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。”這里所列舉的兩個方劑,前方即所以潤燥,后方即所以止痛。

    二十六、 香豉

    香豉在《傷寒論》中凡五見,共表列如下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梔子豉湯〖〗4合〖〗梔子甘草豉湯〖〗2合梔子生姜豉湯〖〗4合枳實梔子湯〖〗1升瓜蒂散〖〗1合香豉的主要作用,卻顯現在梔子豉湯中。

    梔子豉湯:  見前。

    香豉苦寒,治時疾熱病,煩躁、滿悶,表熱能散,里熱能清。所以傷寒病的煩熱。無一不用它。有人說,梔子豉湯,主要是梔子,但瓜蒂散證亦滿而煩,便沒有梔子了??梢娤泗_能除煩熱無疑。它和梔子比較,梔子清里熱而利濕,香豉兩解表里邪熱,是其不同。

    二十七、 當歸

    在《傷寒論》全部方劑中,有四個方劑選用了當歸,列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烏梅丸〖〗4兩麻黃升麻湯〖〗1兩當歸四逆湯〖〗3兩〖〗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〖〗3兩以上四方,應以當歸四逆湯為主方。

    當歸四逆湯:  當歸三兩,桂枝三兩(去皮),芍藥三兩,細辛三兩,甘草二兩(炙),通草二兩,大棗二十五枚(擘)。(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。——三百五十一條)

    方治脈細欲絕,即營分大虧的象征,所以主用當歸以補營。成無己說:“脈者,血之府,諸血皆主心,凡通脈者,必先補心、益血,故張仲景治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用當歸之苦溫以助心血。”所見甚是。

    二十八、 葛根

    葛根在《傷寒論》中,亦有四個方劑有它,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桂枝加葛根湯〖〗4兩葛根湯〖〗4兩〖〗葛根加半夏湯〖〗4兩葛根黃芩黃連湯〖〗半斤〖〗以上四方,葛根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兩個:?、佟「鸶鶞?;② 葛根黃芩黃連湯。

    葛根湯:  葛根四兩,麻黃三兩(去節),桂枝二兩(去皮),生姜三兩(切),甘草二兩(炙),芍藥二兩,大棗十二枚(擘)。(太陽病,項背強幾幾,無汗惡風。——三十一條)

    葛根黃芩黃連湯:  葛根半斤,甘草二兩(炙),黃芩三兩,黃連三兩。(桂枝證,下之,利不止,脈促,喘而汗出。——三十四條)

    李東垣說:“干葛其氣輕浮,鼓舞胃氣上行,生津液,又解肌熱,治脾胃虛弱泄瀉圣藥。”是葛根的主要作用,為升津、達表。項背強,即由津液不能外達;利不止,即是津液的不能上升。所以總以葛根為主。陽明是燥金主事,葛根既能升發津液,因而為陽明耑藥。

    二十九、 粳米

    粳米在論中,亦選用到四個方劑,列表如次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白虎湯〖〗6合白虎加人參湯〖〗6合竹葉石膏湯〖〗半升桃花湯〖〗1升〖〗以上四方,唯桃花湯里的粳米,是有重要作用的。

    桃花湯:  赤石脂一斤(一半全用、一半生篩末),干姜一兩,粳米一升。(少陰病,下利便膿血。——三百零六條)

    粳米有止煩、止渴、止瀉的作用,其所以然的道理,正如寇宗奭說:“平和五臟,補益氣血。”這是一味以食養勝病的藥物。桃花湯用以培正止血,白虎湯用以生津止渴,竹葉石膏湯用以培元除煩。

    三十、 栝樓根

    栝樓根在論中亦有四個方劑用到它,略如下表: 方名〖〗分量〖〗主要藥小青龍湯(加減法)〖〗3兩小柴胡湯(加減法)〖〗4兩〖〗柴胡桂枝干姜湯〖〗4兩牡蠣澤瀉散〖〗等分栝樓根的主要作用,表現在小柴胡湯的加減法里面。

    小柴胡湯加減法:  若渴,去半夏加人參,合前成四兩半,栝樓根四兩。

    成無己說:“津液不足則為渴,栝樓根味苦微寒,潤枯燥而通行津液,是為渴所宜也。”柴胡桂枝干姜湯,因有渴而心煩證,栝樓根亦用到四兩,可以想見。

     


    任應秋論傷寒近代名老中醫經驗集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友情鏈接
    99精品视频免费这里大全|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|极品女神西比尔久久精品|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秒开|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卡通动漫

    <acronym id="r936l"></acronym>
    <td id="r936l"></td><td id="r936l"><option id="r936l"></option></td>

    <td id="r936l"><strike id="r936l"></strike></td>

  • <td id="r936l"></td>